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内宅娇妻不好惹 > 第192章 只羡鸳鸯不羡仙

第192章 只羡鸳鸯不羡仙

听到顾云昭这句话,蒋氏并不觉得意外,却还是沉默了许久。

顾云昭也不着急等她回答,但脸上那坚毅笃定的表情却始终没有变过。

蒋氏看了看她,余光随即落在了矮桌上摊著的那一封封泛黄的信笺上。

“你说的对,其实这件事会变成今天这样,都是怪我自己太过于胆小。因为我知道,只要我不说,太夫人不说,彦文他也就一定不会说!”

蒋氏将手掌缓缓地按在那些信笺上,忽而淡然又失落地笑了笑,“这两日我闲来无事,便想着把侯爷以前的一些书信拿出来整理一下,可是理著理著,我竟理出了一些怨气来。因为啊,这么多年了,我与他一直形影不离的,所以直到他现在走了我才发现,他竟从来没有给我写过一封信。侯爷的字其实写的很好看,你是见过彦文的字的吧,彦文的字是侯爷手把手教的,虽风骨还没能一模一样,可是他确实和侯爷的墨文是最神似的。”

顾云昭闻言好奇地探过了身子瞧了一眼,目光所及便是展在最上面的那封信笺上的第一行字。

落笔是卢仝的《有所思》——相思一夜梅花发,忽到窗前疑是君。

顾云昭茫然抬头去看蒋氏,却见蒋氏目光中存著一片羡艳清朗之色,“你既已经知道了彦文的身世,那你应该知道,他的生母就是当年名动一时的『宋家双姝』里的妹妹——宋瑶。宋家双姝,于你们这些小辈是有些遥远了,但在我还是豆蔻年岁的时候,宋家两姐妹简直就是天仙一般的存在。姐姐宋璎,知书达理学富五车,是汴京城里出了名的大才女;妹妹宋瑶,一曲霓裳舞名震四域,人间哪得几回闻啊!”

“云昭……不知。”顾云昭摇了摇头。

蒋氏笑了笑,轻轻拍了拍她的手,“这些人和事于你而言确实久远,你不知也是理所当然。”她说罢叹了口气,似又陷入了混沌的回忆中。

“我与宋瑶相识在一次宫宴上,我与她年纪相仿,私下聊了几次,发现她其实并不似旁人说的那般盛气凌人,相反的,宋瑶性子天真烂漫,但也因为快人快语,所以容易得罪人。后来,她十六岁生辰那日请了我去喝生辰酒,我也是第一次见到她与……与侯爷一同站在梅花树下。在旁人看不见的落英下,侯爷捡起从树上掉落的花递给了宋瑶。宋瑶笑着接过,偏了头把花枝别在了发间。两人都没有说话,只是一起红了脸。我当时只远远地瞧着,竟一下子就明白了那些话本上说的『只羡鸳鸯不羡仙』到底是什么意思。侯爷和宋瑶的温柔缱绻真的令我赏心悦目,我觉得所谓郎情妾意,就该如他们这般,而我只要远远的瞧上一眼,便就十分满足了!”

蒋氏说这些的时候,目光中竟没有一点点嫉妒和痴怨,她的脸上始终平静,平静得仿佛自己并非是这个故事中的人。

“那后来呢?”顾云昭是早就知道结局的人,此时此刻的她不禁问得小心翼翼。

“后来?”蒋氏目光微沉,偏了头便露出了痛苦的神情,“后来不知道怎么了,宋瑶在春日宴那晚被先帝留在了宫中。宋家乱了,永安侯府也乱了。当时两家已互换了庚帖,可宋瑶却回不来了。不过短短几日,她就从宋家最得宠的幼女变成了高高在上的良妃娘娘。入宫一宿来日封妃,这在南梁真是少见。”

顾云昭闻言,只觉得满心的难受压在了嗓子眼儿,抚不平,咽不下,“那后来母亲您……您是怎么……”

“是老太爷求到了先帝爷跟前,求先帝爷给永安侯府一个体面,先帝爷才下了一召婚书,赐了我与侯爷择日完婚。”

顾云昭身子一软,不禁苦苦一笑,“天家那些手段,真的是叫人……服不起来。”

蒋氏没有应她的话,只继续音若蚊蝇道,“成亲的日子一天天逼近,可我却听闻侯爷始终在府中闭门不出,不吃不喝,仿佛就此要逼死自己。我也有些慌了,曾经那样一个玉树临风的人,若是就此真的一蹶不振,那该有多可惜?所以我借着进宫的机会悄悄去见了宋……不,去见了良妃娘娘,把侯爷对她的深情不渝都告诉了娘娘。我走的时候,娘娘哭着给了我一封信,她说,希望我此生能好好替她照顾侯爷……”

顾云昭颤着手去握蒋氏的手,这才发现在如此暖和的屋子里,蒋氏的指尖却始终冰凉不温。

“我在没嫁进侯府以前就知道侯爷心有所属,我也从不奢望自己在他心目中能越过了宋瑶去。但太夫人心中始终不甘,她心里对先帝爷是怨念极深的,以至于后来圣人登基,太夫人便仿佛因此生了执念一般,对圣人和皇后娘娘马首是瞻。这也就是为什么咱们永安侯府至死都要力助东宫,也是为什么她在知道了彦文的真实身份以后,会对彦文如此厌恶。”

“母亲,对不起。”顾云昭难受得红了眼,这件事从头到尾她觉得最愧对的人,只有蒋氏,“我知道若是我执意要深究二爷的身世,最后一定会让您陷入两难。可是母亲,上一代的恩怨真的不能让二爷一人来承担,二爷一直念著侯府的恩,念著您和公爹当年留下他这条命的恩。可是如今二爷自己也要做父亲了,他苦了这些年,后半辈子为何不能好好的享福?就因为……就因为他是先帝爷的……可是母亲,您知道吗?二爷连那个位置都丝毫没有在意过,这小小的永安侯府于他而言又算的了什么!”

“别哭孩子,别哭啊。”其实蒋氏自己也红着眼,沙哑的声音如缓缓转动的石磨,染了粗糙的砂砾,“当年,我把他那么一个小小的人儿抱在怀里的时候,就从未想过有朝一日要他向我报恩。我与良妃娘娘是知己,侯爷待我亦相敬如宾,我只是想成全那些年良妃娘娘对我母家明著暗着的帮衬,蒋家最后能如此体面的在先帝爷跟前全身而退,是多亏了良妃娘娘的。所以,与其说我对彦文有恩,真的不如说是她们母子有恩于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