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八回中 公主提亲求两全 官人犹豫难左右
只见完颜合达带过来的人,总共加起来也才一百来号人——就这么几个人,也就是堂堂完颜大帅和岐国公主该有的排场而已,就连专门的护卫都算不上,就算这些人个个都是武林高手好了,又能派多大的用场?
对于这样显然并没有怀着敌意的人,柴安风倒是十分欢迎的,立即将他们引入了岚山城,并且还带着几分歉意:“公主、大帅,我在这里也是初来乍到,该有的什么都没有,就委屈两位在陋室之中跟我说话了。”
柴安风所说的陋室还真有个陋室——也就是砌城墙用剩下的边角料草草搭建起来的一座小石屋而已。不过因为之前吃了蒙古骑射手万箭齐发的亏,石屋顶上都是用大条石排列堆砌而成,坚固当然是十分坚固的了,反正弓箭是绝对射不透的。
岐国公主原来也是锦衣玉食出生的,然而自从金国从中都开封败退到了蔡州,从个人的生活质量而言肯定是有大幅度下降的。寻常人通常是由俭入奢易,而由奢入俭难,但公主也不是那些贪图享受的爆发户,很快就适应了贫寒的日子,对柴安风岚山的客观条件,她丝毫没有在意。
完颜合达更是一员出生入死的战将,吃的怎么样、住的怎么样,对他来说基本就无所谓,反倒是岚山城这副热火朝天的建设场面,倒是引起了他的关注。
“柴大官真是好大手笔哦!这才多少时间就已经坚持了这么一大片基业,我一个领兵打仗的,见到这副场面真是羡慕不已啊!”
忽然听完颜合达把话题引向了岚山,让柴安风就禁不住多了个心眼:“怎么?完颜大帅千里迢迢跑到我岚山城来,难不成就是为了夸一夸我的城造的好的吗?哦,一定是我哪里做的不对了,到时候
还要指点两句是不是?”
柴安风的这副伶牙俐齿,完颜合达已是久已领教了,他倒也并不介意,而是坦然笑道:“柴大官人何必如此,我来此处可并没有什么恶意。不过是来见见老朋友的。朋友相见一顿饭总是要招待的吧?要是大官人这边没有好的吃食,那也不要紧,我此次也带着粮草过来,就借大官人的锅子烧几桌子菜,让我来请大官人吃饭,这总行了吧?”
完颜合达手握重兵。在金国这个领军统帅实际掌握军队的体制里,他的实力是仅次于皇帝完颜守绪的存在,像郭蛤蟆这一种新进将领的势力,是完全不能同他相提并论的。
这样一位地位崇高的统帅,能够这样和气地同柴安风说话,本身就是一种姿态的表示,释放了足够的诚意。
柴安风这人虽然说话刻薄了一点,却也不是那种不知好歹的人,完颜合达投之以桃、他自然报之以李:“完颜大帅说的哪里话?我你还不知道,也就厉害一张嘴。我现在虽然穷了点,但一顿饭还是吃得起的。来,来,来,我请大帅吃饭!”
气氛十分和谐。
但是柴安风同这些所谓的“贵人”接触得久了,自然知道他们的脾气——前一秒跟你说话还和和气气,就好像交了几十年的老朋友,下一秒就能在背地里下狠手,想要置你于死地——跟他们相处是半点也不能大意的。
于是柴安风一边命人设下酒宴,一边又提议大家上岚山上去走走,反正不能给完颜合达,继续说话的机会,并且要让它始终在自己的控制范围之内。
柴安风的心思完颜合达不是猜不透,但它似乎并没有一丁点丁点反对的意思,不但如此,他还斥退了自己的手下,命令带来的百十人的卫队就在山下等
候,不要跟着一起上山,这一点倒是完全出乎了柴安风的预料。
岚山山势并不险峻,但贵在位置险要,登上南山东麓正可右观沧海、北扼要塞——东边是烟波浩渺的大海,山脚下则是一片繁忙修建城池的景象。
完颜合达见了,禁不住开口赞道:“柴大官人果然好眼光、好魄力!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就在这么紧要的一处地方,修建起这样颇具规模的的城池,这般手段和能力,我完颜合达是甘拜下风啊!”
这话柴安风受用的很:“哪里,哪里。完颜大帅都是做大事情的,我修一座破城算什么了不起的?”
一旁的耶律楚材接过话头:“城池不建不行啊,山东这个地方是块大肥肉,谁都想来咬一口。柴兄见这边民生凋敝,所以想过来做一番事业,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可短短几天,就来了那么多人过来挑事找茬,不是就连贵国的大将郭虾蟆都同柴兄打过一仗吗?”
耶律楚材早已料到,完颜合达千里迢迢跑过来,不可能只是过来同柴安风叙叙旧而已。那个索性来个反客为主,率先把话题引出来,并且把事情的责任先推给金国再说。这样一番心机的确难得,柴安风这个谋士可算是没有白请。
完颜合达果然是有正事来找柴安风的,听话题已经挑起来了,就没有放下的打算:“柴大官人,我们虽然各为其主,但是交情尚在,我有些话说的难听,还请大官人恕罪……”
“别,我这人耳根子好个清静,最不喜欢听难听的话了。完颜大帅要是觉得话难听,那就别讲了,免得大家不高兴。”
“哈哈哈!”完颜合达放声大笑,“柴大官人就是柴大官人,真是一点都没有变。但是我也不妨直说了,我这几句话大官人
要是不听的话,恐怕将来后悔莫及哦!”
完颜合达不是个喜欢开玩笑的人,也不是个喜欢危言耸听的人,他用这么严肃的语气说出这么严肃的一段话,让柴安风也不能不加以重视:“好吧,大帅,有什么话那就请讲吧!”
完颜合达点了点头,正色道:“方才耶律先生提起过郭虾蟆的事情,我就是为此事而来的。郭蛤蟆为在我主驾前力主收复山东,皇上已经首肯。现在蔡州内外正紧锣密鼓地做好攻打山东的准备,还请柴大官人留意。”
“打山东?你家皇上怎么会想到要打山东的?你们刚刚丢了开封,偏偏现在蒙古人又已经撤走了,第一选择,不是就应该要收复都城开封吗?”柴安风反问道。
完颜合达颔首答道:“是郭虾蟆说服了皇上。他的话也很有道理,开封那边,蒙古虽然已经退兵,但是退兵之前按照宋蒙联攻金的约定,已将开封以北的广大土地交给大宋国了。如今开封一带,蒙古的军力尚未退尽,而大宋的兵马已然到来,我国就是有意攻取开封,也是力所不及啊!”
这条情报倒是新鲜,就连柴安风都还没有获悉。
于是柴安风便打听道:“还有这种事?那我问你,大宋国动用的是哪部分的军队?难不成是襄樊孟珙的忠顺军吧?”
完颜合达否认道:“不是,大宋出动的应该是禁军。按照前面传来的消息,小孟将军的忠顺军依旧驻守襄樊,并没有动作。”
柴安风听了这话还要稍微欣慰一些。
因为之前大宋、金国和蒙古的三角关系,柴安风和孟珙进行了深入讨论。他们的观点是一致的,那就是眼下这个形势,联金抗蒙获利极大,而联盟灭金危害极大。基于这样一个统一的认识,孟珙是不太
可能主张出兵收复开封的。
但认识是认识,能不能在各方面的压力下,坚持按照自己的认识去办事,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不过听完颜合达的说法,孟珙显然是扛住了朝廷那方面可能的压力,依旧按兵不动驻守襄樊。但是另外也有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朝廷觉得,孟珙麾下的忠顺军有些难以控制,万一放到外边去,收不回来那可就麻烦了,还是留在襄樊安心保险得多。
既然是禁军出动去接收开封一带,那事情不就变得简单多了吗?
柴安风冷冷一笑:“那贵国皇帝可就傻了,不是我长他人的志气灭自己的威风,大宋国的禁军那算是军队?都是一些纸糊泥塑的罢了!贵国虽然在蒙古人跟前吃了败仗,可对付一下大宋禁军我看问题不大。贵国那应该是铁了心地去打开封,而不是打山东才对啊!”
完颜合达摇摇头:“可皇上说了,我国暂时还不想同大宋结仇,重新占领开封之之举不议。”
“那不去不就完了呗,安心在蔡州呆着休养生息也好啊!”
“蔡州不过一隅之地,如今归附圣上的人马,已近二十万人之众了!仅靠一个蔡州,又怎么能养得活呢?”
“哦,我听明白了!”柴安风斜着眼说道,“贵国的意思是一定要来打我了喽?那完颜大帅和公主过来,是给我柴安风下战书的吧?你可别忘了,我也是大宋的子民,你打了我难道就没有得罪大宋吗?”
完颜合达“哼哼”冷笑几声:“柴大官人骗骗别人可以,骗我就没意思了。大官人同大宋朝廷是个怎样的关系,别人不知道我还不知道吗?早就已经是貌合神离,各自为政了!说不定朝廷那边的史老相公,还巴不得借我大金国之手来灭掉柴大官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