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我去南宋相个亲 > 一三四回上 退蒙兵凯旋回岚山 过春节扬帆回江南

一三四回上 退蒙兵凯旋回岚山 过春节扬帆回江南

冰面太滑了,人在上面行走尚且容易滑倒,更何况是没有穿鞋的马匹了。

因此虽然蒙古人马术高超、跨冰渡河的经验也很丰富,但行动的速度依旧受到了很大影响。这跟刚才柴安风,带领会下亲兵护卫渡河时的情况是一模一样的——大家都是人,骑的都是马,并没有多大区别。

其实蒙古人的混乱只会一时的,只要前头人马冲过了冰河,整个队列就能顺畅起来,就能站在河的南岸向对手肆无忌惮地发动进攻。然而短暂的混乱对别人而言或许只是一个难以捕捉的瞬间,甚至有可能成为冒动的陷阱,可对于柴安风而言,却是一个大好的机会。

柴安风那是吃一堑长一智,看到机会来了,立即让孟银屏率领队伍转头,转而向正在渡河的蒙古人发动攻击。

渡河的蒙古人数量不少,并且后队挤前队、前队拦后队,队伍整个挤成了一坨,给了柴安风手下的火枪手最好的设计目标。

两阵火枪扫过,打得原本就有些混乱的蒙古人的队伍人仰马翻,一下子变得更加混乱了。

偏偏在这个时候,另一个不好的消息出现在了蒙古人的面前——柴安风的援军来了!

原来是在岚山城中的郑婷儿和孙家康二人,虽然之前接受到了柴安风,要他们守住岚山的命令。但是他们看情况,柴安风已经同蒙古主力发生了接触、展开了激战,郑婷儿自然不能坐视夫君仅凭一支孤军就同如狼似虎的蒙古人生死相斗,便赶紧催促在城中带兵的孙家康前去助战。

柴安风的亲兵护卫军令甚严,没有命令就擅自行动,是被严格禁止的。

但是既然是大奶奶郑婷儿发了话,那孙家康自然是没什么顾忌的了——于是他从城内一千五百名守军之中点出一千人的队伍,带着装备给养便出城过来应战。

这些弟兄听说柴安风阵同

蒙古人鏖战,既担心柴安风的生命安全,又怕功劳都被战友抢走了。

因此他们在孙家康的带领下,根本不敢拖延,一路小跑着就赶了过来,又见对面的蒙古人乱成一团,正是一个发动攻击的好机会!

于是只听孙家康一声令下,他们便迅速举枪发动了射击。

因孙家康等人是从岚山匆匆赶来的,因此切入战场的角度,并非正对着蒙古人和那条小河,而是正巧对准了蒙古人的缺乏防备的侧翼,打得这群蒙古骑兵无计可施、一头雾水!

这下可就要了命。

倒在地上的马匹士兵又成了新的阻碍,让大队蒙古骑兵既不能迅速过河,也不能轻易地疏散,反而更加拥挤地挤在冰河正当中。

小河的冰层最后也无法承担这样重的重量,被压得松动的冰面,发出了“叽里呱啦”的断裂声。

然而这样细微的断裂声,在一片嘈杂的蒙古大军的队列中,几乎并没有造成任何的反响和警惕,甚至都没有几个蒙古兵听见了这种来自死神的召唤。

忽听一阵巨响,不堪重负的冰面上裂开了一个丈许见方的空洞,空洞周围的几个蒙古兵连人带马跌进了冰河之中,消失在了黑洞洞的冰窟窿里。

这时的蒙古人才意识到这条冰河的可怕,赶紧向冰窟窿四周移动。

然而他们想要离开这条噬人的冰河,却已是不太可能了——人挤马踏的蒙古队伍已然失去了最基本的机动力,面对脚下的冰河和对面的敌军,这样的双重威胁,他们一点应对的策略都做不出来。

尚未过河的三位蒙古王子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反复催促着河上的蒙古兵马立即回退,撤到小河北岸。

然而他们下达的命令,就好像掉进冰窟窿的那几个蒙古人一样,所谓“石沉大海”也不外如此。

这倒也不能去责怪蒙哥、贵由和拔都这三个人,眼下

混乱的群面,不是任何一个将领只靠着几个简单的命令就能够挽回的——错误在他们尚未调查清楚冰层的情况,就贸然派兵渡河时候,就已经注定了。

这时的柴安风没有片刻的慈悲,一见蒙古骑兵铁蹄下的冰层开始碎裂,想也不想就命令下去,要麾下的亲兵护卫们,立即向冰层射击——只要把冰层打碎了,那寒冷的河水,就会立即将这些蒙古士兵连人打马通通吞噬,成为自己最好的帮手。

听到命令,孟银屏和孙家康一起指令各自率领的军士们开枪向冰河射击。

小河的冰面上原本就经受过一阵火枪的射击,冰层已经不像原来那样稳固了,又经过两次人踩马踏,已到了摇摇欲坠的程度,再经过这最后一阵火枪的攻击,冰面终于彻底碎裂了!

只见原来完好一块的冰面上,眨眼间便裂开了无数个冰窟窿,小的冰窟窿向四周蔓延,又集合成一个大的冰窟窿。冰窟窿周围的蒙古骑兵一不小心便连人带马一同摔了进去。

蒙古人都不会游泳。

一直到二十一世纪蒙古都只是一个内陆国家。不过现代的蒙古国野心不小,居然还有海军,只不过这海军里面只有七个人,俗称王下七武海。但是这“七武海”是不是都是旱鸭子,那就难以考证。

然而在这样的冰天雪地当中,就算是会游泳也没用。

骤然从马背上掉到,寒冷的冰水里,剧烈的温度变化会一下子刺激到肌肉和头脑。

受到了刺激的肌肉会剧烈地痉挛,也就是俗称的抽筋,一个抽筋的人是没有办法游泳的,哪怕他的水性再好,十有八.九也会被淹死。而受到刺激的大脑则会失去理智,在慌乱之中挥舞着手臂划水、大口吞噬着冰冷的河水,弄得好像不是河水将他们淹死的,就是自己把自己给作死的。

好,现在有兵有将,蒙古骑

兵又陷入了危机之中,这是一个全歼对手的最好的机会!

柴安风刚要下令孙家康等人率领起全部两千五百人马,向蒙古人发动总攻,可耶律楚材却拦住了他,低声说道:“柴兄能不能给我一个面子,不要将这些蒙古骑兵赶尽杀绝?”

耶律楚材虽然是一介文人,以他的学识经历来而言,与其说是一位契丹贵族倒不如说是一位汉人儒学大家。但他却丝毫没有沾染上,南宋儒生那种迂腐的气质,杀伐决断、令行禁止,从来都是十分果断,可不知为什么,他今天反倒会给这些蒙古兵求起情来……

“难不成耶律先生是为了报答当年成吉思汗的知遇之恩吗?”

耶律楚材倒也十分坦诚,点头回答道:“柴兄说得不错,当年成吉思汗对我有知遇之恩,我也不忍心看着他的孙子就这样死在我的面前。学生这点小心思,还请柴兄成全……”

耶律楚材缓了口气又接着说道:“不看僧面看佛面,刚才蒙哥说了,他是来替他的父亲托雷打前站的。而托雷王子也说过不要为难柴兄。可见柴兄这边拖雷王子也是有所关照的。看在他的面子上,我们也不好直接将他的儿子杀了。柴兄,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此言一出可见耶律楚材,也并非完全站在蒙古人的立场上说话,而是为柴安风的处境做了充分的考虑。

柴安风现在在山东,虽然勉强立住了根,但是他所能够依靠的却也只有莒州岚山这一座孤城而已。

岚山之外,北边的红袄军虽然因为杨妙真的照顾暂时压制了下来,但名义上的头领李全却还是同他有着血海深仇。

南边的金国皇帝完颜守绪对自己并不放心,就连柴安风和岐国公主的婚事,他也用极为苛刻的条件压制了下来。可见在这位有些刻薄的皇帝眼中,柴安风帮助他从开封逃出这件事

情,他并没有感恩在心。

再南边的大宋国,虽然同柴安风实际上有着最密切共同的利益,但是执掌南宋朝政的史弥远,同柴安风向来不睦,甚至存在有一些竞争关系。要是柴安风遇到了麻烦,史弥远就算不落井下石,但是隔岸观火是肯定的。

而现在蒙古人又来了,并且还从柴安风打了一仗。

也就是说,在柴安风周边所有势力当中,他能够完全予以信任和依靠的势力,竟是一个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他可不能再得罪托雷了。

所以在眼下这个强敌环视的情况下,放蒙哥等人一马,可以在托雷面前攒一点面子和人品,真到了没办法的时候,大家也能说几句客气话,稍微通融一下,说不定就能转危为安了。搞不好说不定遇到别的势力过来进攻柴安风的时候,托雷还能过来帮一把呢!

想到这里柴安风终于想通了,点头答应道:“好吧,那我就给耶律先生还有,托雷王子一个面子。说起来我也是这三个人的叔叔,就绕过他们一次吧!”

说是叔叔,但柴安风的年龄同对面那三位王子差距并不大。

柴安风按照穿越到南宋后的年纪,大概是在二十七八岁的样子,而三个王子里最大的拔都已经二十二岁了,最小的蒙哥也有十九岁。柴安风做他们的叔叔,多少占了三位王子的便宜了。

不过实事求是地讲,柴安风同窝阔台、托雷、察合台等人要么做朋友、要么做敌人,却也都是平起平坐的,让他们的儿子叫自己一声“叔叔”,倒也是合情合理。

于是在心理上占了便宜的柴安风,在实际上就可以稍微吃一点小亏。

他伸手示意挥一下亲兵护卫停止射击,趁着对面的蒙古军队还处于混乱当中,难以自拔的时机,命令黄有功上前向蒙古人喊话——要他们停止作战,他柴安风有话要说。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