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书网

字:
关灯 护眼
香书网 > 我去南宋相个亲 > 一三六回中 衣锦还乡归江南 大开眼界观青龙

一三六回中 衣锦还乡归江南 大开眼界观青龙

郑婷儿说的固然有理,但柴安风也有他自己的想法。

凭借柴安风现在的形势,整个南宋都在他的商业版图的范围之内。靠着青龙镇这座大本营和行在临安原有的产业,崇义号几乎将触角伸到了整个南宋朝廷的方方面面。但是如果仅仅自满于现在的局面的话,那就相当于把自己局限在了江南,同只求自保的南宋朝廷有什么区别呢?

只有继续延伸触角,大踏步地前进,才是励精图治、开拓创新的正确姿势!

郑婷儿倒并非不是没有那么长的眼光,只不过她考虑问题的时候,更多的是从商业利益出发。

而仅从赚钱这一点考虑,现在的确没有向山东发展的必要。

“况且岚山城你又借给了红袄军的杨妙真,城池都在别人手里,你凭什么搬啊?又打算搬上哪儿去呢?”郑婷儿反问道。

这句反问一下子把柴安风给问傻了。

这倒也是,说起来岚山城只不过是借给杨妙真的——但是也就难说借出去的城池,会不会像孙权借给刘备的荆州那样,借的时候容易、讨回的时候可就难了。

这么一看,将产业逐渐转移到山东的计划,眼下确实还不够成熟。

柴安风不是个固执的人,对于合理的意见他是能听进去的。

因此面对郑婷儿的质问,柴安风选择了妥协:“婷儿说的还是有道理的,看样子我是心太急了。不过说到底,咱家的产业也不能就靠着青龙镇这一块地方吧?工坊发展得这么快、这么好,再这么下去,小小一座青龙镇也就容不下了。是要想办法,向外发展发展的。”

这个提议郑婷儿倒是赞成的。

其实郑婷儿的商业思路也是十分激进的,只不过当初她因为盲目扩张而差一点导致资金链断裂,这才让郑婷儿变得逐渐收敛了一些。

因此柴安风的计划郑婷儿虽然觉得时机还不够成熟,但总体的思路她是赞同的,便也开始在工作之余,盘算着有哪些产业可以被迁到山东地面去。

然,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山东这边的局势要足够稳定,否则成天打来打去的,谁还有心思做生意呢?

郑婷儿忙,孟银屏也没闲着。

孟银屏是替柴安风掌握和指挥军队的。这次柴安风跑到山东去,别的事情没做,光仗就打了三回,他麾下的亲兵护卫损失不小,也确实需要休养和补充了,而这项工作的任务就自然而然地落到了孟银屏的身上。

带兵打仗,也要讲究一个文武之道、一张一弛,就好像一张弓,你不能总拉着不放手,要是无时无刻地死死拽着,那弓弦就非得被扯断了不可。

因此回到青龙镇的孟银屏,什么事情都没做,首先便命令回家的弟兄先放假半个月,安安心心陪着老婆孩子过一个新年,一切事情等过完了年吃完了元宵再说。

孟银屏虽给了手下的兵士们放了假,却没给自己放假——她还有好多事情要做。

这些事情里,最主要的就是要抚恤之前在山东几场血战中阵亡的将士,并补充他们留下来的空缺。

对于阵亡的将士,柴安风早就放下了话:一定要予以最高级别的优待。

不但要风光大葬,让大家都知道他们生前做出的贡献,更是要把实惠留给他们的遗属。一次性给上几百两银子的抚恤金自不必去说,他们的家属的后路,也要全部安排妥当——有还能工作的,全都安排到崇义号工房里上班;有需要赡养的老人的,也全都由柴安风出钱养起来。

留下年幼子女的,在原来就可以免费上学读书的基础上,还提供每个月十两银子的生活费。等这些孩子成年了,想要去参加科举考试、博取功名的,柴安风当然是会支持的——毕竟这些人考了功名,那也是柴安风在官场里铁杆的人脉。而那些无意于仕途的,自然也会安排到崇义号工坊里做工,并且识文断字的他们,将来多少都能混个一官半职的。

要知道,能混到崇义号工坊里谋生的,那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

崇义号的工坊工资高、待遇好,是其他商号根本就没法相提并论的。在如今这个地少人多、土地兼并十分严重的南宋朝里,除了那些混到功名、能够当官为患的,哪个不想到崇义号来混碗饭吃呢?

因此,能够进入崇义号工坊来做工,本身就是一项相当大的福利了——相当于给他们找了一只铁打不动的铁饭碗,甚至可以说是金饭碗!这是实实在在地替那些阵亡的将士安排好后事了。

而补充他们留下来的空缺,同样也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柴安风麾下的亲兵卫队,本来就是以打造精兵为治军理念的,人数原本就不很多,在目前这个天下局势愈发紧张混乱的时候,有时候甚至显得人数有些过于少了。

过少的人数让柴安风和孟银屏在采取军事行动的时候,往往只能选择一击致命的斩首行动,或者采取中央突破的激进战法,而不敢同对手展开正面相持。

实际上,在进入燧发枪时代之后,在发明自动机枪之前,火枪枪阵依次排开、互相枪毙的作战方法,才是能够最大程度发挥火枪威力的战法。

毕竟在这个时代,出现的拿破仑、巴巴罗萨、惠灵顿这样的名将,依旧用这种有些呆板的作战方法。这样的方式虽然傻,却是最符合当前科技发展水平的。

逐渐扩大亲兵护卫的规模,当然是柴安风的基本策略,在这个策略的指导下,柴安风将亲兵护卫的规模从五百人逐步增加到了两千五百人,总体战斗力已有了质的飞跃。

但他这样规模的扩军,也是冒着很大风险的。

要知道从身份而言,柴安风的柴家是前朝皇族。明面上赵宋官家对柴家还算客气,可真到了威胁到朝廷统治的时候,赵家可是不会讲任何情面的!

这种情况下,能够拉起一支独立的队伍,就已经冒了不小的风险了,想要再明目张胆地继续扩大自己的武装力量,那就相当于在脑门上刻着几个字:老子要造反了,你们来

打我啊!

不过柴安风也有折中的办法,那就是在自己核心的亲兵卫队之外,还从崇义号工坊的工人里,挑选出精壮能干、忠诚得力的弟兄,组建成立了工人警卫队。

工人警卫队平常负责崇义号工坊的保护,负责青龙镇的治安安全,算是一支准军事力量,再从中抽选出最出色的一批警卫队员,就可以随时给柴安风的亲兵护卫进行补充了。

孟银屏这次补充阵亡弟兄的名额,自然也不例外,也是由她亲自负从工人警卫队里挑选出身体健康、老实肯干、机智敏捷的弟兄加入队伍——人都是现成的,她也就没花多少功夫,便已将名额补齐了。

能够加入柴安风的亲兵护卫,那也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情。

出兵打仗虽然危险性高,但赚的钱也多啊!拿的军饷大约是一个普通工人的四到五倍,并且各方面福利还都不错。最关键的是,柴安风外出打仗,那可是胜多败少,伤亡的情况固然有,但也只是少数而已,值得为这几这些银子卖一卖命。

更何况每次大胜了凯旋回来,柴安风还会有别的赏赐。

于是,这些幸运的被选中充作亲兵护卫的工人们,兴高采烈的穿上了崭新的军装,可迎接他们的却是魔鬼一般的训练。

毕竟柴安风的亲兵护卫战斗力极强,并且十分讲究兵种之间的协同配合,如何要学会如何使用火枪、如何组成火枪阵、如何演练鸳鸯阵,还要学会骑马、行军、结营等等。

这些新兵蛋子初来乍到,啥也不会,如果没经过严格的训练的话,难保不会变成这支队伍的累赘,立即就开展了严格而繁忙的训练。

郑婷儿忙着经营商号、孟银屏忙着训练军队,苏南雁也没闲着。

红袄军头领杨安儿死后,天下武林的形势便面临着剧烈的变化。

苏南雁无论是作为武林中举足轻重的盐帮的副帮主,还是作为柴安风的三夫人,都是不能听对武林中的情况之由之的,江湖上的各种小道消息

,她不能不仔细打听、及时干预。

不过从打听来的消息分析,杨妙真坐镇红袄军,最大限度地稳定住了局面,江湖上还算平静。

倒是偶尔有几个想趁着红袄军面临巨变,想要在杨妙真那边争夺一下武功天下第一名好的人。不过打听下来,这些人没有什么真才实学,都是一些井底之蛙而已,根本就掀不起什么风浪来,苏南雁也就懒得去搭理他们,便把监视武林风声的事情交给了几个靠得住的手下,闲得发慌的她,便拉着柴安风的儿子要教他武功。

柴安风穿越到南宋之后,虽然讨了三个老婆,可大老婆郑婷儿因为吃错了药,肚子一直没怀上;三老婆苏南雁练武功岔了气,那方面也受了些影响;只有二老婆孟银屏肚子最争气,给柴安风生了个儿子。

这大宅门里关系说起来也是有些复杂的,不过好在柴安风的三个老婆各有各的主业、各有各的势力范围,互相之间也没有什么可替代性,关系反而变得异常和谐融洽。

特别是对孟银屏生的这个儿子,另外两个姐妹都是视若己出,有时候比孟银屏这个当亲妈的还要更宠爱。

这里头,郑婷儿是管钱的,自然是三位夫人里钱最多的。因此柴安风的儿子随便想要买什么,郑婷儿都二话不说地给他去买了。

一个两三岁大的小孩能有什么欲望?想买的也就是一两样新奇的玩具,几个好吃的零食而已。以郑婷儿的财力,别说是买下这些东西了,就是制作这些东西的厂子工坊,她都能够眼都不眨地给它买下来!

另一边的苏南雁虽然也有钱,但钱肯定没有郑婷儿那么多。因此,她宠爱的方式就成了把自己的武功,传授给柴安风的儿子。

苏南雁的武功刚柔相济,让一个小男孩学学也未尝不可。可问题是,柴安风的儿子才多大年纪?两岁多三岁不到的小屁孩儿能懂什么?连字都不怎么认识,话都没讲利索,哪能领略到苏南雁传授的高深的武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