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三九回中 众官到访吃冷茶 皇帝微服议机密
大概是柴安风入城的时候太高调了,弄得临安城中尽人皆知:崇义号的柴大官人回来了!
于是柴安风还没安定下来,便听黄有功报告:“老爷,外头有人求见!”
“求见?什么人求见?”
黄有功摇摇头:“不认识,问他们姓甚名谁,就报了一大串名字我也听不明白。看样子是当官的吧?”
“他们?还不是一个人?”
南宋冗官、冗员的弊端,完全继承了北宋,一个官僚系统搞得异常复杂,官员的头衔也是越来越长、越来越乱,黄有功说这些人的名字长到自己记不清楚,那十有八.九还真是当官的了……
“这帮当官的,怎么一点眼力见都没有?这时候,是能随便见客的吗?”柴安风骂了一句,“不见,不见,我一个人都不见!屁股还没坐热呢!”
姐姐柴念云劝说道:“那样也不好,他们第一时间就过来见你,吃了闭门羹,那不是把他们全都得罪了吗?还是见一见的好!”
耶律楚材也摸着胡子笑道:“柴兄,那么多官员来见你,那可是一件好事啊!你想,这些官员的嗅觉是最灵的,太后薨逝的消息,虽然还没有公布天下,但哪个官员敢说,自己完全不知道?并且太后死后,眼看史老相公的势力越来越大,柴兄你又素来同他有仇,可这些官员依旧敢登门拜访,足可见在他们眼里,柴兄已然是可以同史老相公掰一掰手腕的了!”
耶律楚材这话说得果然很有道理。
南宋这些官员啊,除了贪财好色,就是贪生怕死。他们不盘算清楚了利弊得失,是绝对不会轻易下赌注的。能在这个节骨眼上主动和柴安风扯上关系,就说明即便南宋官场中的大风向没有变化,至少也有一两股乱流的出现。
而这些乱流,显然是围绕着柴安风的。
“所以耶律先
生的意思是——这些官员,我还是要见一见的为好了?”
耶律楚材点头道:“见,当然是要见的。但是他们热脸贴上来,我们不妨把冷屁股迎上去。凡是上门的官员,一律是一碗清茶,既不吃饭,也不送礼!”
“那不是叫这些官员下不来台吗?”柴念云问道。
耶律楚材解释道:“原本也不应如此的。但柴郡主请留意,如今仍是太后丧期,要是这个时候大张旗鼓地设宴款待,那在皇上面前是个怎样的印象?在天下人面前又是怎样的印象?”
耶律楚材这话说得透彻。
官场除了凭实力说话之外,还得混点名声出来。
按照后世的说法,该立的人设还是要立的,现在过来的官员不过是些骑墙派和墙头草,得罪他们,远不如立下一个忠诚孝子的人设更加重要。
于是按照耶律楚材的建议,柴安风还是将这些官员迎入了公府,但是柴安风也没有,好好关照他们的打算。
他只命人取出随身携带的茶叶,派下人沏了茶端了上去,再随意从街上买了一些茶点,便算是接待这些官员了。
除此之外,其余多余的话一句也不说,多余的事一样也不办。
如今的时节还在正月里,别说是江南的明前、雨前极品茶叶,就是当年的新茶都不见一片——柴安风请这些官员喝的,那都是隔了年的陈茶。
不过一来柴安风的陈茶,那也是难得一见的好茶叶;二来柴安风的面子实在是有够大的。因此一壶清茶几样点心在前,这些官员倒也沉得住气,依旧稳坐崇义公府正堂,喝着有些索然无味的茶,聊着言不由衷的话题,就是不肯离去,仿佛自己出现在这里就已经是胜利了。
然而即便是这样的冷遇,可柴安风依旧传递出了一个信号,一个热情的信号——崇义公府的大门没有
紧闭,柴大官人还是见客的。
杨老太后薨逝的消息,之前就已经传遍了整个官场,谁都知道一场权力的重新分配就在眼前,也都想好好打听一下最高层的动向。可就在这个时候,老成谋国、老奸巨猾的史弥远突然宣布告病休息,除了军国大事等重要政务之外,概不见客……
让这些想从这位一手遮天的宰相嘴里探出一字半句的官员们极为失望。
然而这时候却偏偏传来了柴安风返回临安的消息。
柴安风年纪不大,又没有官位,可谁都知道他是个了不起的人物,甚至之前带领私兵北上山东,同金国和蒙古干了好几仗。
这件事情本身就近乎于谋反了,可没想到柴安风硬是在英国人和蒙古人嘴里敲了几颗牙下来。
如此过硬的战绩,让朝廷放不出半个屁来,就连平素极看重朝纲整肃的史老相公,也只能一言不发,这就足可见柴安风的权势之盛了。
而就是这样一位紧要的人物,早不来、晚不来,偏偏在太后薨逝这般紧要时刻突然来到临安城中,这是认识谁都不能够忽视的。
而柴安风这个人的个性,素来是面难见、话难说、事难办,可偏偏在这个时候,崇义公府竟然是大门洞开,欢迎各路官员前来拜访……
那还等着做什么?
管他茶是不是新茶,好喝不好喝,先去喝上一碗再说了!
官场上的消息一向是传播得最快的。
听说崇义公府开门纳客的消息,临安城中无数官员都赶紧赶来拜见,这些官员虽然也头上顶着乌纱、嘴里吃着皇粮,可都是些无处打听消息的芝麻绿豆小官。柴安风原本就不太愿搭理他们。
倒不是嫌他们官小——当年宋慈和柴安风结识的时候,也不过是一个批评的候补官而已,只不过眼前的这些官员,哪有宋慈的才能和品行,
全是一副见利忘义、投机取巧的嘴脸,让柴安风抬眼一看便觉得十分厌恶,压根就不想认识他们!
然而门都已经开了,要关掉就不那么容易了……
谁能想到,官员是越聚越多,乱七八糟的官来了,少说得有三四百人!
原本柴安风的崇义公府里就塞了两千五百亲兵护卫,还要给随行而来的孙家康和孙晚晴兄妹腾出一个僻静的小院。这样,偌大的公府,已然塞得满满当当了,哪有房屋还来招待这些官员?
没办法,公府正堂做满了,就只能让他们坐在走廊里,走廊坐满了,那就只能坐在院子里了……
交椅坐满了,就只能请他们坐条凳,条凳都坐满了,那就没办法了,要么席地而坐,要么就干脆站着喝茶……
反正又不是柴安风请他们过来的,是他们自己想要来的,爱来不来,爱走不走!
渐渐的,除了五品以下的小官之外,也开始有三四品的户部郎中之类的中等官员前来拜访。只可惜有些对不住他们了,公府里实在是挤满了人,想要讲礼数那也没这个条件,只能请这些平素在地方官员面前牛得二五八万的官员们站着喝茶了。
然而来了那么多官员,可是和柴安风最看重的两位官员却都没有到……
这其中一位是刑部提刑官宋慈,另一位则是参知政事真德秀。
宋慈算是柴安风的铁杆亲信。但他这人还有些书生气,痴迷于查案断案,并不喜欢搞一些迎来送往之类的活动。
因此他不出现在这里,倒也并不奇怪。不过宋慈即便现在不来,柴安风也是迟早要去找他的,至少要将自己查访剧毒杀人案件的进展告诉宋慈,让他继续分析判断,到底是谁在用这种恶毒的手段,处处同自己为难……
真德秀则是帝师,又做了相当于副宰相的参知政事,而他又
是一位真道学、真君子,讲究什么君子群而不党。因此真德秀自矜身份,也是不会轻易出现在柴安风的崇义公府的。
真德秀不算是柴安风绝对的盟友,事实上在许多政见上,他和柴安风还有不小的不和。
但真德秀地位高、名气大,是南宋官场上除了史弥远之外,另一个堪称政坛领袖的人,对于瓦解整个南宋官僚集团,真德秀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柴安风有朝一日也是要去拜访他的。
不过这两人虽然没有来,但都不是傻子,自然已经知道了柴安风来到临安,并且开门迎客的消息,他们不来自然有他们自己不来的理由,也不用急于一时。
该来的也没来,来的却都是不该来的。
崇义公府里的这些官员们,喝着越来越淡的茶,一时半刻却还没有离开的打算,互相鞠躬作揖地迎接新赶到的同僚,交换者最近听说的小道消息……崇义公府仿佛摇身一变,成了一个热闹而嘈杂的农贸市场。
只不过这座市场里,并非是些小商小贩在经营一些瓜货蔬菜,而是由道貌岸然的官僚们在经营着权力和资源。
然而这状似文明的经营依旧充满了腥臭味。
所谓请神容易,送神难。
这么些腌臜官员,柴安风虽然没一个喜欢的,却也没办法把他们往外轰。
眼看着这么多妖魔鬼怪,在自己刚刚住进来的崇义公府里人声鼎沸、群魔乱舞,柴安风真希望从天而降一个齐天大圣孙悟空,奋起金箍棒全将他们全都打出去。
只可惜在南宋朝这死气沉沉的官场里,要说真的存在一个孙悟空的话,那就是只能是柴安风自己……可偏偏这个孙悟空今天还被绑住了手脚,没法出手……
不过不要紧,没有孙悟空,那还有玉皇大帝。
忽听黄有功,前来报告:“老爷,外头又来了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