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 读书
历朝历代读书人都备受尊敬,而国子监作为最高学府,在鼎盛时代拥有学生过万,更直接监管整个国家的太学教育,祭酒和司业更是官拜四品,能上殿觐见陛下奏陈的权利。可大昭推翻前朝暴政自立国都开始,一直都是重武轻文的趋势,直到陆江梧掌内阁后,文臣才在朝堂上有一席之地,到后来陆柏龄为首辅时期,国子监的学生多达八千人,一度有恢复往日荣光之态。
可惜大昭接连历经三王之乱与敌国联合进犯,萧弘济再次将重文的势头压了下去,等到如今陆之林垂暮,朝中重武轻文之势再次席卷而来,这国子监也就变成了无人在意的鸡肋,只留有一众书生仍在苦读,冒着劲想要重振文臣旗鼓,而陆家就是他们唯一的信仰。
也因此,今日的集会并没有走漏风声,等陆之林乘着马车慢慢到达国子监,这个消息才由暗探递到御前和武鸣王书案上。陆之林在街口就下了车,步伐稳健,受着书生的最高礼慢慢往杏台去。
陆晴曛看着父亲在书生的簇拥下走来,如众星拱月一般,不由得红了眼眶,她在心中默默道:父亲依旧是文儒脊梁啊!于是在陆之林走近时,她跟着也行了大礼。
作为陆之林的学生,又是在场书生中年岁最大的,齐秋阳理所当然地成为了司仪。“拜!”掷地有声,响彻整条街巷,到来的文儒书生整齐地行了大礼,三拜过后,由陆晴曛接过怡婷和秋霜准备好的六礼束脩,恭敬地奉给了陆之林,是师生之间的郑重,并未牵扯半分父女之间的牵绊。
陆之林接过六礼束脩,从桌案上拿起朱砂笔,在陆晴曛眉间正中央点上红痣,意为朱砂开智。添上这点朱砂痣,陆晴曛冷淡无争的面庞竟多了一丝娇艳,却又被她的清冷气质压住,并不显得妖气。
“击鼓鸣志。”伴着齐秋阳悠远地声音减息,杏台两边的大鼓被击响,随着鼓锤重重落下,声音也越来越响,心跳跟着鼓声跳动,振奋人心,寓意着学生勤奋上进,今后能实现大志。
萧庚辰并没有挤到人群中,而是在远处高地找了一个位置注视着,可这样的画面是他没料想到的,这拜师开坛授课的场面加上密集鼓点的加持,深深地震撼他的内心,更让在场的人热血沸腾,忘了此时已是寒冬。
鼓锤重击两声,便戛然而止,仍留鼓面颤动发出嗡嗡之音。陆之林缓缓扫过台下众人的面庞,行礼道:“陆某不才,在此谢过诸位厚爱。”随后,他示意大家席地而坐,才提笔在铺好的纸张上写起了字,写好后由齐子安举起展示给众人看,上面是一个方正的书字。陆之林凝笔不放,缓缓道:“历来开笔礼的启蒙描红都是以‘人’字开始,寓意学生能成为顶天立地、堂堂正正的人,可我来到这见到诸位后,却觉得这个‘书’字更为合适。”
“自六岁入学开始,诸位寒窗苦读都离不开书,可究竟为何读书,多年读书又收获了什么,却鲜少有人细细思量。尤其在如今的形势下,又有多少儒生迷失在这书中,被牵绊着而看不清前方路途。那么你们又是为何而读书?为仕途?为明理?还是为了读书而读书?”
见到陆之林示意自己作答,陆晴曛也不迟疑,起身行礼就道:“其中存在一个悖论。众所周知,读书是为了科举,可见是为了仕途。可夫子教导说要借助圣贤书明理辩是非,那么本就不该以参加科举为目的而读书,但天下皆以高中榜首为目标,投身于朝局。更有甚者,认为读书就该参与科举,立足朝局,所谓的明理也变成了平衡官场势力,如此还能算读书吗?在我看来,这读书不过是手段,而当朝局重武轻文,多了一种手段,参加武举的人也就不乏先前的书生。”
“这便是为了读书而读书。”陆之林微微颔首,赞同道:“为何读书总是和读书带来的收获挂钩的,若是读圣贤书是为了明理,那么读书的收获就是见贤思齐,提升自我修养,若是为了仕途,那么读书的收获就在官场得失,这一切都要看你们的目的是什么。如今哪怕儒林形势严峻,诸位仍在苦读,为的又是什么呢?自然不是前程仕途。那么可有人畅所欲言?”
“先贤有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陆晴曛说得掷地有声,而后带起其他学子的声音。
“自然不是为了个人的安身立命,读书是为了知理明义,那样才能知世间疾苦。”
“读书能清目,在混象中看得见本质。”
大昭的文儒可以说是一脉相承,不然也不会在重武轻文的大环境下仍坚守苦读圣贤书,对武鸣王府一派噗之以鼻,因为比起阿谀奉承,他们更在乎是非之分。武鸣王掌控朝局,掣肘君王便是逾越臣子本分,为人所不齿。武鸣王府嚣张跋扈,强势霸道便是暴政,为文人所不容。陆之林的话虽内提及朝局,却将自己的立场传达清楚:不管朝局怎么变换,读书人都应该固守本心,知理明义。
“得英才而教育之,是我之幸。”陆之林将笔架好,在杏台上负手而立,笔挺的背脊撑起了曾陷入迷茫书生的信念。“我在国子监墙外开坛授课,并不是想教大家如何在朝局中施展拳脚,我想要你们记住自己一开始究竟为何读书,若是没收获自己期待的结果,也不要忘了读书的初心。”大义正音,吹进所有人耳中,却刻在心里。
远处的萧庚辰大为震撼,为读书,为何习武,为何把持朝政,好像从他记事开始,就没人告诉他为什么,只是日常要做的事而已,那么究竟又是为什么呢?此外,他却更疑惑另外一件事,也不知道他是在问松风,还是在问自己。只听他低声道:“京都中女子可以光明正大进学堂吗?陆晴曛作为代表接受朱砂开智之礼,为什么这么多人在场却没一人不满?”
“许是因为世子妃是陆家独女吧。”
萧庚辰哼笑道:“是啊,她是独女,天下再也找不出第二人的独一份,换谁来也做不到她这样群贤拜服的局面。”
刚刚可不就是所有书生向她行的同窗礼吗?
这里我写的祭酒和司业的官职与历史不符,稍微拔高了一些,历史上祭酒一人,从四品;司业二人,从四品下。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北宋思想家张载的名言,也是我很喜欢的一句话~